抽丝剥茧助力最大“城中村”改造 晚报记者走进旧村改造律师群体
发布时间:2022-06-07 08:20

居民曲女士给万中华送的锦旗。


万中华与同事们一起研究调解方案。


该所中标社区已经拆迁完毕。



       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正如火如荼进行,由于历史等原因,城中村房产关系复杂且牵扯巨大利益,拆迁改造历来都是块难啃的“硬骨头”。如何在家长里短中抽丝剥茧,让居民利益不受损同时迅速推进拆迁改造工作?怎样帮助居民分家析产、确定份额?近日,青岛晚报记者走进张村河和李家下庄城市更新法律服务项目提供方——青大泽汇律师事务所,听他们讲解拆迁改造中如何保障居民利益,快速推动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开展。

       成功调解房屋拆迁补偿纠纷
       出生于中韩街道李家下庄的曲女士,近日将一面锦旗送到了青大泽汇律师事务所万中华律师手中,感谢其运用调解手段助力顺利签约。原来,社区拆迁改造过程中,曲女士兄妹因为父母所留的宅基地发生了纠纷:虽然是外嫁女,但父母在遗嘱中,给予了其一部分宅基地权益。在准备签订拆迁补偿协议时,曲女士的哥哥认可遗嘱中其对宅基地的份额,但对货币补偿部分却提出异议。 “曲女士的哥哥认为过渡费等货币补偿是自己的权益,曲女士只有宅基地权益中的房屋补偿权益。 ”由于过渡费金额达几十万元,并不是一个小数目,兄妹二人的纠纷导致协议迟迟无法签订。如果继续争执,不仅会让兄妹二人无法享受按期签订协议所给予的奖励,也将影响社区整体拆迁改造工作的推进。
       现场值班的万中华得知该情况后,花费一天时间,对兄妹二人从法律角度给予调解,按照公平公正原则,找到了让兄妹二人都能接受的方案,最终让曲女士拿到了一部分货币补偿。感动不已的曲女士,随后制作了一面“厚德重法 专业敬业”的锦旗送到该律所。
       抽丝剥茧换位思考给建议
       这面锦旗,只是该所在服务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中所调解众多事例中的一个缩影。青大泽汇律师事务所从事城市更新项目的法律服务已有十几年历史,先后参与了崂山区绝大部分旧村改造项目,积累了丰富的旧村改造法律服务经验。在新一轮城市更新法律业务中,该所中标了中韩街道张村河南社区、李家下庄社区的法律服务项目,派出了由律所主任牵头、13名资深律师担纲的服务部。
“受制于历史原因,城中村房产关系复杂且牵扯利益巨大,服务过程中必须始终保持公平公正。 ”青岛泽汇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史磊告诉记者,正式开始服务前,律所召集所有服务人员召开多次研讨会,巩固相关法律专业知识的同时,了解社区相应情况,尤其是容易产生纠纷的家庭背景,用专业调解方式现场解决矛盾纠纷,确保按期完成工作任务。与此同时,科学安排房屋征收和矛盾纠纷解决顺序,将矛盾解决放在房屋征收之后,加速征收工作进度。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采取上门服务方式签订相关协议,对他们的法律权利做特别提示,切实有效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在史磊看来,法律调解首先要换位思考,站在居民角度了解他们的想法。
拆迁过程中,调解人员就遇到了这样一起事例:兄妹七人中最小的弟弟不幸去世,六姊妹中老大一直和父母住在一起,赡养、送终。征收工作开始后,另外五姊妹闻讯赶来,主张自己的权益,要求平分老人留下的房产。 “老人92岁去世,未留下遗嘱,生前大女儿尽到了主要的赡养义务。 ”眼看着签订协议的最后期限来临,六姊妹仍未就权益划分达成一致。 “大女儿不同意平分,主张多一些权益,到底该不该支持? ”史磊告诉记者,就这起纠纷,提供调解的律师最终在签字最后一刻,说服了六姊妹,大家一致同意先搁置争议签订协议,所获款项暂时由第三方权威部门保管。事后,就如何划分问题大家将交由法院裁决。
       前后协调不惧家长里短
       进驻现场服务的律师们,为方便居民,每天清晨7时就到岗,晚上往往要到凌晨前后才能下班。一天下来,因为说话太多,不少人的嗓子都哑了。一起纠纷的调解,最短也需要几小时,错过饭点是常有的事。为保障能在第一时间给予求助人帮助,前方律师和后方工作人员联动,遇有疑难问题,大家一起商量着给出方案。
在诸多家长里短的事件中,史磊印象深刻的是一起遗嘱纠纷:老人和前妻结婚后,生下了三个儿子,前妻去世后又迎娶了前妻的妹妹,双方生下了一个儿子。四个儿子中,大儿子常年在外地,二儿子和三儿子成家立业后都有了房子,四儿子则和老人共同居住在祖屋。多年前老人因病住院,曾立下一份遗嘱,表示祖屋将留给大儿子,但随后又立下了一份遗嘱,这份遗嘱不仅有两名证人,还全程有录像,表示把房子留给四儿子。得知拆迁工作启动,大儿子赶回来主张自己的权益,并对后一份遗嘱提出了质疑,双方发生了激烈争吵。了解事情原委后,如果仅从法律上给出意见,正处于情绪高点的双方可能无法接受。为此,律师绕开遗嘱问题,从双方都较为认可的及时拆迁以便获得补偿角度出发,最终促使他们如期签订了协议,补偿资金则由第三方权威部门保管。
       巧当贴心人调解化纠纷
       史磊告诉记者,两个社区的拆迁改造,时间紧、任务重,为此该所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高标准开展法律服务保障工作。截至目前,两个社区的集中签约法律服务任务已圆满完成。
       谈及十几年的城市更新法律服务工作所形成的经验,史磊表示,法律调解中,通过了解双方诉求,给出法律意见、建议,调和双方矛盾,让大家在旧村拆迁改造过程中,能尽量实现利益最大化,从而保障市民权益,推动拆迁改造工作快速推进。 “要做好这份工作,首先得是一名合格的倾听者。 ”史磊告诉记者,前来服务点反映问题的居民,大多情绪激动,律师要做的,就是始终保持微笑,尽量倾听,掌握事件来龙去脉后,给出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 “始终保持周到谦虚、不厌其烦的讲解,不激化矛盾,让大家以亲情为重。 ”史磊告诉记者,在所服务的两个社区上百户居民中,没有发生一起因律师原因引发的投诉。截至任务完成,该所已为改造项目办理了180处房屋的析产文件,帮助160余户签了协议,接待群众法律咨询300多人次。


来源:青岛晚报

最新发布
01
2017-01
关于表彰第四届山东省优秀律师事务所优秀律师的决定鲁律协〔2017 〕2 号
12
2019-12
关于表彰“青岛市优秀律师事务所”和“青岛市优秀律师”的决定
03
2020-03
关于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及其近亲属提供“1对1”免费法律服务的通知
01
2021-01
青岛市律师协会“青岛律师希望小学”志愿服务项目荣获市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荣誉称号
02
2021-02
李秋航律师获评 “全省抗击疫情优秀志愿者”